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已实现波动GAS-HEAVY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沈根祥, 邹欣悦
    2019 (1):  1-1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1
    摘要 ( 783 )   PDF(1131KB) ( 513 )  
    引入日内高频数据计算的已实现波动,能够提高波动模型预测能力。本文将日收益和已实现波动联合建模,提出一种新的波动模型。选取尺度调整t分布和F分布作为日收益和已实现波动的分布,更为充分和灵活地捕捉厚尾性,采用得分驱动方法设定波动模型更新项,得出广义自回归得分(GAS)波动模型,提高对实际模型的逼近效率。本文对模型遍历性和平稳性进行证明,并与同类模型进行比较。蒙特卡罗模拟实验显示,在数据生成过程误设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GAS-HEAVY模型比同类模型具有更好的数据拟合效果。基于沪综指、深成指和沪深300指数2013.1至2017.4日内1分钟高频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损失函数的SPA检验下GAS-HEAVY模型的波动预测能力显著强于其它同类模型。本文给出的GAS-HEAVY模型为有关理论研究和市场应用提供了新的波动计量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EA的中国证券市场竞争力国际比较
    易荣华, 邵洁浩
    2019 (1):  11-2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2
    摘要 ( 643 )   PDF(886KB) ( 475 )  
    证券交易所作为市场经济的轴心,其高效运行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规模和竞争力都不断进步,这与其在国际化层面的落后表现不符。在Lo(2013)对全球最大45个交易所的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拓展了交易所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并且采用面板数据,针对沪深两所的竞争力变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利用2008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和DEA-Malmquist方法研究沪深两所上市和交易竞争力的动态演变,并且给出近五年来45个证券交易所竞争力发展速度的排名。其次,本文利用2016年的截面数据和context-dependent DEA方法研究沪深两所当前的上市和交易竞争力以及国际化程度排名,并且将2013年的国际化程度排名与2016年进行对比,研究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Lo(2013)的评价结果相比,两个交易所的综合排名快速提升,上交所的上市竞争力和深交所的交易竞争力已经跻身前列,但两市的发展并不平衡,尤其是上市竞争力差距明显。相对于2013年,沪深两所的国际化程度均有所提升,说明沪港通、深港通和QFⅡ等开放政策及市场规范建设措施成效显著,但总体处于落后水平,这是制约沪深交易所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为了尽快打造世界一流的证券市场,实现资本强国目标,我们应该借鉴新加坡、香港、印度等市场的成功做法,重点做好去"政策市"和推进国际化两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分红政策和股东保护监管,丰富交易品种,扩大互联互通,开设"国际板"等。相比国内外同类文献,本文创新引入了国际化程度指标,组合运用DEA-Malmquist和context-dependent DEA方法,并聚焦于国际情境下的沪深交易所竞争力动态演变和政策效应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标的优选研究
    刘学文
    2019 (1):  22-3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3
    摘要 ( 870 )   PDF(2617KB) ( 543 )  
    股市投资者情绪单项测度指标众多、良莠不齐,Baker和Wurgler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数的方法虽被广泛采用,但其所用指标在选用时具有主观随意性,故需对这些指标进行优选。可构建一套开放式的指标优选方法系统即倒金字塔滤网模型,首先对海选到的指标进行初选,剔除数据不可得不连续的指标,再通过相关性分析剔除无关项、通过聚类分析剔除高度相关项,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情绪测度维度和指标个数,最终用变异系数法优选出各维度内的最显著指标。然后,用优选后的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情绪测度指数。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时段应优选出不同的指标来测度投资者情绪,倒金字塔滤网模型适用于任何时段的指标优选,用优选后的指标构建的优化综合投资者情绪指数OISI比用未经优选的指标构建的CICSI指数可更好地解释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相对财富效用的多阶段投资组合博弈模型
    周忠宝, 任甜甜, 肖和录, 吴士健, LIU Wenbin
    2019 (1):  34-4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4
    摘要 ( 802 )   PDF(1678KB) ( 386 )  
    现有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普遍假设投资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然而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考虑这种相互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多阶段投资组合理论和纳什均衡思想,考虑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影响关系,以每个投资者自身终端相对财富的期望效用水平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多阶段投资组合博弈模型,并给出了纳什均衡投资策略和相应值函数的解析解。最后,采用累计经验分布函数和确定性等价等指标,对纳什均衡投资策略与传统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什均衡策略更具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链中双边汇率风险传导机理及传导结果
    梁旭晫, 倪得兵, 唐小我
    2019 (1):  44-5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5
    摘要 ( 658 )   PDF(894KB) ( 467 )  
    利用批发价合同构建了一个包含国外零售商、国内零售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面临着进出口双边汇率风险。通过模型均衡,研究了双边汇率波动性及其相关性结构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的影响(传导机理和结果)。结果表明:当进出口汇率波动负相关时,随着进(出)口汇率波动性程度的增加,(1)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制造商对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制造商期望业绩均增加;(2)制造商对国内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国内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均先降低后增加,风险传导呈现出U-型特征;当进出口汇率波动正相关时,随着进(出)口汇率波动性程度的增加,(3)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制造商对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制造商期望业绩均先降低后增加,此时风险传导也呈现出U-型特征;(4)制造商对国内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国内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均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购环境下在线零售商的退货运费承担策略研究
    赵晓敏, 胡淑慧
    2019 (1):  53-6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6
    摘要 ( 758 )   PDF(1304KB) ( 510 )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宽松的退货政策能够刺激需求,促进货品销量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退货量的增多。在面临高退货,特别是无缺陷退货不断攀升的挑战下,在线商家应如何制定合理的退货策略成为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退货运费承担问题,重点比较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商家承担退货运费、双方共同承担退货运费三种策略,探讨不同策略下在线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其盈利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线零售商应根据商品的无缺陷退货比例特征选择相应的策略。具体而言,当商品的无缺陷退货比例较低时,宜采用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策略;当无缺陷退货比例高时,宜采用商家承担退货运费策略;当无缺陷退货比例居中时,宜采用共同承担退货运费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退货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刺激需求的增长,但有时退货政策对需求的促进作用不够理想,不能抵消退货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情况下则无论无缺陷退货占比如何,在线零售商的最佳退货策略只能是让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以此避免更多非理性退货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碳配额交易和减排技术的供应链策略选择
    张李浩, 董款, 张荣
    2019 (1):  63-7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7
    摘要 ( 875 )   PDF(1102KB) ( 577 )  
    本文以一个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碳配额与交易机制和碳减排技术投入及消费者低碳偏好等因素下的供应链策略选择问题。若政府制定的碳配额不足以满足目标生产,制造商可以通过碳交易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权或采用碳减排技术、或两者结合,以实现收益最大化。本文采用报童模型,针对制造商的几种策略建立了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模型。研究发现,对于制造商来说,碳减排技术和购买额外碳排放权相结合的策略一直是最优的;碳交易使制造商的碳排放总量上升,政府应该谨慎推行;通过制定适当的碳配额,政府可激励企业投资碳减排技术,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随机市场需求的双渠道供应链风险补偿策略研究——从质量与价格竞争视角
    刘新民, 赵梁, 王垒, 丁黎黎
    2019 (1):  73-8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8
    摘要 ( 660 )   PDF(1207KB) ( 468 )  
    在由两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分析了随机市场需求以及供应商之间同时存在价格与质量竞争的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在供应链集中决策、无风险补偿及有风险补偿三种情境下,构建了基于质量和价格的风险补偿模型并求得纳什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可行的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水平,并且需求风险补偿策略对零售商更加有利;在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下,需求风险补偿价格与其对应批发价格正相关,与其产品质量水平负相关;价格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作用随着竞争程度增加而减弱,质量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和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呈倒U型关系;需求风险补偿策略能够激励零售商的订货行为,强化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供应商订货量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在供应链系统中双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要优于单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本文结论不仅详细剖析了风险补偿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关系,也理清了价格与质量竞争对各方行为策略的影响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品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偏好与供应链中的质量-数量协调
    范建昌, 倪得兵, 唐小我, 洪定军
    2019 (1):  85-9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09
    摘要 ( 691 )   PDF(1114KB) ( 717 )  
    在产品质量和产品数量(订货量)内生化的情形下,同时实现其质量和数量的协调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进一步,在产品低质量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情形下,制造商将面临着产品责任(表征制造商对消费者产品伤害的补偿),从而导致"产品责任如何影响供应链中的质量-数量协调"这一问题。最后,如果核心企业具有对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偏好,则这种CSR偏好又如何影响供应链中的质量-数量协调?针对这三个问题,首先,利用批发价合同构建了一个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运作博弈模型;其次考察了制造商产品责任、CSR偏好程度和质量改进效率对其产品质量决策、批发价合同和相应的供应链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供应链质量-数量协调问题。结果表明:(1)产品责任不影响产品质量、订货量、供应链节点企业经济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但制造商批发价随产品责任的增加而增加;(2)随着CSR偏好程度的增加,产品质量、订货量、零售商经济利润、供应链系统经济利润和消费者剩余随之增加,而制造商经济利润随之减小;(3)质量改进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产品质量、订货量、零售商经济利润、供应链系统经济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4)一个由数量折扣契约和质量改进成本分担契约共同构成的协调机制,可以有效的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其中,产品责任将促使数量折扣契约中产品批发价的增加和质量改进成本分担比例的减小,而CSR偏好程度的增加将促使数量折扣契约中产品批发价的减小,但不影响质量改进成本分担比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捐赠行为的食品动态定价策略研究
    胡韩莉, 曹裕, 李青松
    2019 (1):  99-10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0
    摘要 ( 633 )   PDF(1203KB) ( 451 )  
    由于质量控制不当和库存过多导致的浪费是企业管理易腐食品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当前食品浪费严重的问题,建立考虑变质率的动态定价模型,研究捐赠行为下单一定价、两次定价与多级折扣定价三种定价策略对食品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发现捐赠行为能够提升企业利润且在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效果更为显著,但当折扣次数较少时,单一定价策略对考虑捐赠的企业而言更优;食品最初质量、变质率、打折时间点、捐赠时间点、税收返回比率均是影响企业定价决策的重要因素;若质量差异越大,企业在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的利润会减少,而考虑捐赠行为会使得企业利润呈上升趋势;在变质率越高时,考虑捐赠的单一定价策略会降低企业的利润,但对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的利润影响不大;当折扣时间越接近于捐赠时间点时,基于捐赠行为的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会更优;当捐赠时间点越接近于保质期时,考虑捐赠的价格策略会优于不考虑捐赠时的价格策略。此外,研究还表明增加税收返回比率对考虑捐赠下的定价策略不一定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2O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社群关系研究
    王崇, 陈大峰
    2019 (1):  110-11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1
    摘要 ( 751 )   PDF(1241KB) ( 664 )  
    O2O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颠覆和创新,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缺乏理论支持。为此,以消费者购买评价为视角,通过对O2O模式下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多构面要素体系。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O2O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社群关系模型。通过对社群关系模型的挖掘与提炼,提取了构面要素社群关系的子图与O2O模式下消费者决策行为模式。研究表明,与其他变量相比,电商知名度、感知商品质量、商品品牌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构面要素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既协同考虑电商知名度与感知商品质量、商品品牌与感知商品质量、商品线上价格与感知商品质量,又统筹权衡电商知名度与商品品牌、商品品牌与商品线上价格。最后,依据研究结果,论文为电商O2O模式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心企业主导下乳制品全产业链质量管控GERT网络模型
    郭本海, 储佳娜, 赵荧梅
    2019 (1):  120-13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2
    摘要 ( 680 )   PDF(1022KB) ( 623 )  
    乳制品质量安全是关系消费者健康的重大问题,乳制品质量管控是一项涵盖多环节、多主体的复杂系统工程;而要把质量管控措施落到实处,乳制品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是关键。针对我国乳制品产业质量管控现状,构建了基于质量价值流动的乳制品全产业链质量管控GERT网络模型,并对"产业链主体未加强质量管控"、"各主体独立加强质量管控"以及"核心企业主导下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三种情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核心企业主导下全产业链质量管控具有明显优势;强化乳制品行业质量管控,须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消费者层面采取对策,尤其要突出核心企业在此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旧件质量和“以旧换再”补贴的分级定价研究
    李琰, 林欣怡, 达庆利
    2019 (1):  131-14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3
    摘要 ( 632 )   PDF(1183KB) ( 363 )  
    以旧换再补贴政策已经在我国试点施行,相关原型新品和再制品的市场购买行为和企业定价决策受此影响。根据传统销售和售后渠道以及消费者持有旧件质量的不同细分市场,考虑到消费者的"以旧换再"偏好程度构建了制造商分级定价利润模型并分段优化,得到了"以旧换再"补贴下的最优分级定价决策,面向企业给出了旧件分级再制造的成本条件,面向政府给出了授予企业产品补贴资格的参考依据。考虑到再制造领先企业和一般企业再制造条件的不同,采用算例分析展示了补贴对领先企业及一般企业再制造分级定价决策的影响,并分析了消费者"以旧换再"偏好程度的变化对企业分级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级定价可以提高再制造系统的整体利润;换购补贴对促进再制造领先企业与一般企业再制造体系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同,政府应根据产业及企业特点结合其他举措选择实施补贴的时机和补贴比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节目试看对网络视频运营商市场策略影响研究
    李子庆, 谭德庆
    2019 (1):  143-15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4
    摘要 ( 633 )   PDF(1044KB) ( 456 )  
    随着网络视频运营商收费节目试看的兴起,而节目试看对网络视频运营商诸如市场规模,利润等市场策略的影响所知甚少。本文在考虑网络用户情绪效用情况下,通过构建高质量视频运营商首播节目与后来跟进的低质量视频运营商播出该节目的博弈模型,研究高质量视频运营商首播节目之前提供节目试看对两个运营商收费模式下的节目最优收费价格和免费模式下的最优嵌入广告量以及视频节目提供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质量视频运营商在节目首播之前提供节目充分试看能够实现节目最优收费价格最高,利润最大,因此节目充分试看是其最优策略;并且低质量运营商在其单位广告收益与用户单位广告"成本"满足一定条件下,高质量运营商提供的节目的充分试看能够减少低质量运营商总利润,因此避免低质量视频运营商搭乘节目试看的顺风车;高质量视频运营商提供节目充分试看情况下,高质量视频运营商只采取收费模式为其最优市场策略,低质量视频运营商采取免费模式为其最优市场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网络视频运营商日常运营有一定的管理学启示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供资源约束条件下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群工期-费用优化模型研究
    丰景春, 朱晓婧, 李明, 张可, 薛松
    2019 (1):  153-16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5
    摘要 ( 573 )   PDF(1483KB) ( 285 )  
    在研究项目群工期—费用优化问题时,首先剖析了项目群工期—费用优化机理。然后建立了甲供资源约束条件下项目群实施前的工期—费用优化模型,对初始网络计划进行优化,使业主支付款净现值最小。但由于项目群中各合同项目间存在资源竞争和工期冲突等矛盾,可能引起某一合同项目的工期延误。基于此,构建项目群实施过程中的工期—费用优化模型,对实施前优化后的网络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最后结合南水北调某X项目群对比了不同工期—费用优化下的结果。结果显示:两阶段的项目群工期—费用优化可实现项目群的费用控制目标,为项目经理确定项目群中各合同项目的起始时间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吴洁, 车晓静, 盛永祥, 陈璐, 施琴芬
    2019 (1):  162-17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6
    摘要 ( 967 )   PDF(1515KB) ( 750 )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企业牵头、高校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弊端。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三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仿真分析研究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高校受彼此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同;政府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和高校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对惩罚力度和收益分配更加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均值-标准差偏好距离的多属性决策研究
    刘东海, 刘原园, 陈晓红
    2019 (1):  174-18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7
    摘要 ( 660 )   PDF(966KB) ( 435 )  
    在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和语言尺度函数的基础上定义了均值-标准差偏好的Hamming距离,并提出了基于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距离TOPSIS和TODIM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一步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实例问题建筑商的招标方案进行排序,并讨论了偏好参数对排序结果的灵敏度分析。为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与已有方法对同一实例的排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病态指数循环分析的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陈洪海
    2019 (1):  184-19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8
    摘要 ( 702 )   PDF(988KB) ( 451 )  
    为了避免指标集较高的信息重叠扭曲综合评价结果,已有研究通过剔除相关程度高的少部分(主要是两两)指标中相对不重要的指标,虽可保证指标集内少部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不高,但却无法保证指标集的整体信息重叠不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其创新与特色主要有三:一是根据一个指标剔除后指标集病态指数减小的幅度越大,该指标对指标集整体信息重叠贡献越大的思路,剔除对剩余指标整体信息重叠贡献最大的指标,循环往复直至剩余指标的整体信息重叠不高为止,克服已有研究无法高效率地降低指标集整体信息重叠及不能测度剩余指标整体信息重叠水平的不足;二是通过剔除相关程度高的任意两个剩余指标中相对不重要的一个指标,避免指标集整体信息重叠不高而个别指标间信息重叠却依然较高;三是通过指标集病态指数减少比例与指标剔除数量的比值表示指标集整体信息重叠降低的效率,检验信息重叠指标筛选方法的相对合理性,弥补已有研究缺乏相关检验标准的不足。最后,通过一组科技评价指标的筛选说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只有输出的广义样本区间DEA模型
    伊茹, 马占新
    2019 (1):  194-20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19
    摘要 ( 666 )   PDF(982KB) ( 594 )  
    在应用多个绩效指标综合评价决策单元有效性时,决策者常常把这些决策单元与另外预先指定的标准(样本单元)进行比较。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样本单元和决策单元的指标信息有时必须用区间数的形式给出。针对区间数指标信息的综合评价问题,本文通过分解的方法讨论样本单元和决策单元指标信息为区间数时用广义DEA模型评价决策单元有效性的方法,并相应地构建了只有输出的广义区间DEA模型。同时,对模型的含义、求解以及性质等进行了分析。之后,探讨了该方法在决策单元有效性分类和排序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震后应急医疗救援流程效率评价研究
    孙华丽, 赵喆, 刘涛, 薛耀锋
    2019 (1):  205-21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1.020
    摘要 ( 688 )   PDF(1356KB) ( 462 )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实施快速有效的应急医疗救援,在资源有限情景下,迫切需要提高应急医疗救援效率。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提出了震后应急医疗救援的一般流程,构建了应急医疗救援流程的模糊随机Petri网模型,根据模糊随机Petri网与马尔科夫链的同构关系,得到系统状态的稳态概率表达式,据此分析震后应急医疗救援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考虑医疗资源投入的数量与救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引入时效性评估函数对关键环节的实施效率进行评价,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同一资源配比存在最优值。以"汶川地震"为例,通过动态和静态分析,得到各状态下稳态概率变化情况,明确了震后应急医疗救援流程的关键环节。以救援过程中资源的投入量作为自变量,通过算例仿真得出医疗资源确定情况下关键环节的最优资源配比。由此对震后应急医疗救援过程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可以为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援工作部署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灾后医疗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应急医疗救援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