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12-29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基于SV-SGED模型的动态VaR测度研究
    吴鑫育, 马宗刚, 汪寿阳, 马超群
    2013 (6):  1-10. 
    摘要 ( 2589 )   PDF(3092KB) ( 2489 )  
    本文针对金融资产收益展现出“有偏”及“厚尾”分布特征,引入有偏广义误差分布(SGED)来描述资产收益,继而提出SV-SGED模型对资产收益波动率建模,并以此来测度动态风险值(VaR),进而采用后验测试技术对风险测度模型的精确性进行检验。同时,为了估计SV模型的参数,提出基于有效重要性抽样(EIS)技巧的极大似然(ML)估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SV-SGED模型比正态分布假定下的SV(SV-N)和广义误差分布假定下的SV(SV-GED)模型具有更好的波动率描述能力,SV-SGED模型展现出比SV-N和SV-GED模型更优越的风险测度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动态基金业绩评价研究
    朱杰, 陈浪南
    2013 (6):  11-21. 
    摘要 ( 2330 )   PDF(2414KB) ( 2323 )  
    本文在基金整体业绩评价研究领域对以往经典基金业绩评价指标詹森alpha指数以及基金资产投资的系统风险指标beta的估计方法进行了修正和改良。以往的詹森指数和beta值的估计是将其视为常系数,然而实际中基金的詹森指数和系统风险beta具备时变性。在对常系数下詹森alpha和系统风险beta值的分解式中,本文证明了传统估计值由詹森alpha和系统风险beta的期望值与一系列协方差项组成。随后本文构建了反映动态指标变化的SSM模型,并利用Particle EM算法来估计动态詹森alpha和系统风险beta在各期的估计值,并以此来计算基金在评价时期内平均詹森指数水平和系统风险水平。此外由于获取了各期的系统风险beta,根据择时能力的定义本文构建了反映基金在时期内的择时能力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条件自回归expectile模型及其在基金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苏辛, 周勇
    2013 (6):  22-29. 
    摘要 ( 2625 )   PDF(957KB) ( 2362 )  
    本文研究了日收益率之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评价和检验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条件自回归expectile(CARE)模型并应用到基金业绩评价的问题研究中。首先运用非对称最小二乘法(ALS)对动态的CARE模型进行半参数估计,得到样本基金收益率序列的VaR值和ES值。其次,使用计算结果对样本基金的日收益率进行风险调整,得到基于VaR和ES修正的Sharpe比率。最后,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使用传统的Sharpe比率、基于VaR和ES的Sharpe比率对我国56只开放式基金在2005-2011年间的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著证明了CARE模型在极端风险度量上更精确,在基金评价和检验中的应用中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益相关者关系视角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研究
    纪建悦, 孔胶胶
    2013 (6):  30-37. 
    摘要 ( 2442 )   PDF(951KB) ( 2491 )  
    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尚未有文献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展开研究。本文运用SBM模型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商业银行效率评价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契约理论、商业银行生产函数、期望理论的分析,得出利益相关者关系是影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商业银行效率的关键变量,并构建了分析两者关系的Tobit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2004-2011年1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为样本,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商业银行效率的评价与影响因素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关系是影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分类中的特征选择算法研究
    赵宇, 黄思明, 陈锐
    2013 (6):  38-46. 
    摘要 ( 2665 )   PDF(984KB) ( 3679 )  
    本文应用半正定规划支持向量机模型,将核函数特征子空间的组合作为核映射矩阵,提出一种新的将特征选择整合在数据分类过程中的学习算法。首先,将样本按其特征进行分组,计算每组样本子集的核矩阵;然后将这些核矩阵线性组合后加入基于半正定规划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中,利用半正定规划支持向量机学习器求解得到各子特征空间的权重系数,其次,根据特征权重系数建立特征贡献度和支持度用于特征选择并控制分类准确率、特征数量和对不同类别样本的分类能力;最后根据最优分类准确率、最少特征数量、最佳泛化能力三项不同目标计算所对应的特征数量和分类结果。实证中采用医学、植物学、文本识别和信用等领域数据以及人工数据集比较该方法和SFS、Relief-F以及SBS算法的特征选择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际数据中,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但能够保持较好的分类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比SFS、Relief-F以及SBS特征选择算法的特征子集数目大幅减少;在人工数据中,该方法可以正确地选出真正的特征,去除噪声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无缺陷退货的网上销售易逝品供应链协调模型
    汪峻萍, 杨剑波, 贾兆丽
    2013 (6):  47-56. 
    摘要 ( 2414 )   PDF(1083KB) ( 2811 )  
    本文针对网上在线销售易逝品的无缺陷退货现象,考虑了供应链的最优订购协调问题。利用一个两阶段动态规划来描述动态市场环境下网上销售商的两次订购行为,在假定在两个销售阶段都发生无缺陷退货现象的前提下,分别建立了集中和分散决策模型,同时设计了价格保护契约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最后,利用数值仿真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管理启示。通过研究发现:(1)当不确定性较大时,网上销售商需要在第1阶段多订购产品以应对需求风险,因此导致了较低的系统期望利润。并且,需求的不确定性越大,供应链协调越有价值。(2)当第1阶段或第2阶段退货率或两阶段退货率都增加时,两个阶段的最优订购量均减小。(3)对于需求波动性较高的产品,顾客的退货率越小或者可服务退货率越大,价值越高(即对供应链系统期望利润的提高越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奖惩机制下制造商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
    王文宾, 陈琴, 达庆利
    2013 (6):  57-63. 
    摘要 ( 2040 )   PDF(1597KB) ( 1810 )  
    本文分别建立了集中式决策,无奖惩机制的分散式决策以及奖惩机制下考虑制造商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对三种情况下决策变量的求解与比较,分别得到了闭环供应链的回购价、批发价、零售价及回收率。研究表明:与无奖惩机制下的分散式决策情形相比,政府奖惩机制能有效引导制造商降低新产品价格、提高回收率、增加闭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利润,同时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利益;奖惩机制下主动回收废旧产品的制造商利润增加,不回收的制造商利润降低,有效引导了制造商的回收积极性,同时回收商与零售商利润的增加也提高了她们参与闭环供应链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有效协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杨瑾
    2013 (6):  64-71. 
    摘要 ( 2378 )   PDF(1762KB) ( 2645 )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的特点,提出了用协同性、可靠性、柔性、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等5个潜在变量和16个观测变量来评价供应链绩效;在此基础上,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构建了四种评价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绩效的可能模式,即单因素一阶模式,潜变量间互不相关的一阶模式,潜变量间存在相关的一阶模式和二阶模式。由于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无法建立一致性的绩效评价构面及其体系,因此本文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从匹配度和稳定性方面来验证和筛选上述四种可能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式与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最佳,是有效且可靠的集群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金紧缺型企业规避风险时的决策行为分析
    孙燕红, 陈明岩, 陈晓伶, 卞亦文
    2013 (6):  72-79. 
    摘要 ( 2135 )   PDF(1921KB) ( 2222 )  
    现实中许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各种融资手段获取资金以支持其日常运作。融资在为企业带来运作资金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在经典报童模型中引入企业的财务状态,综合分析了企业的最优运作决策与财务决策,以及企业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中性、损失规避等)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风险中性型零售商相比,在一定条件下,损失规避型零售商能够在不降低企业期望收益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级商业信用下存在顾客预付的易腐品库存模型
    贾涛, 郑毅, 常建龙
    2013 (6):  80-87. 
    摘要 ( 2206 )   PDF(1224KB) ( 2093 )  
    在销售单一品种的易腐品供应链中,假设销售商在获得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延时还款的同时,也从(供应链)下游顾客处获得了部分预付款。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销售商的成本构成,并由此建立数学模型以求解最优订货周期使得销售商单位时间总成本最小化。通过数学证明得到了目标函数的解析性质,结果显示每种情况下在可行域范围内至多存在一个极小值点。以此为基础给出了相应的命题以有效地确定销售商的最优决策。最后结合运作管理实践,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需求扰动下闭环供应链的收益费用共享契约研究
    李新然, 牟宗玉
    2013 (6):  88-96. 
    摘要 ( 2251 )   PDF(1039KB) ( 2463 )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零售商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指出通过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可协调解决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存在的“双边际效应”问题,提高其运营效益。当突发事件引起市场需求中的最大市场需求规模发生扰动时,通过对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与稳定环境下起协调作用的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协调零售商所得到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环境下的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将不能协调突发事件干扰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基于收益费用共享契约的协调机理对其参数进行改进可再次协调突发事件干扰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并且该契约也能够协调稳定环境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说明了收益费用共享契约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对称信息下闭环供应链回购契约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
    吴忠和, 陈宏, 赵千
    2013 (6):  97-106. 
    摘要 ( 2148 )   PDF(1321KB) ( 2433 )  
    研究了非对称信息下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在回购契约下的协调问题。在考虑零售商销售成本信息为非对称信息和随机性市场需求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在正常状态下分散式系统决策情况,通过重新设计可变参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回购契约下的信息共享和供应链的完美协调;然后,探讨了闭环供应链回购契约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突发事件造成市场规模和制造商生产成本同时扰动时,闭环供应链的销售活动将受影响,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将被打破,而闭环供应链的废旧品回收活动却不受突发事件的影响。为此,给出了闭环供应链回购契约的应急决策。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时间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优化模型研究
    邓爱民, 蔡佳, 毛浪
    2013 (6):  107-112. 
    摘要 ( 2483 )   PDF(1432KB) ( 3214 )  
    内外环境变化时进行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优化十分必要与重要。本文构建了以医药为例,考虑自动化立体仓库货物移动前后的相关数据能有效记录,以及货物出入库效率高,相似货物摆放一起,货物移动距离最短三个因素的基于时间的货位优化多目标模型,通过对算例采取遗传算法的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能有效实现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优化,优化前后数据记录能有效进入仓储自动管理环节,是降低仓储管理成本、提高仓储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竞争环境下客户服务投入对企业利润影响的均衡分析
    郑晓娜
    2013 (6):  113-122. 
    摘要 ( 2068 )   PDF(1812KB) ( 2263 )  
    客户服务投入是企业吸引新顾客和维持现有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服务投入究竟是否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对于这一问题,业界和学界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建模的方法研究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固有的市场因素对客户服务投入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竞争的市场均衡结构是两家厂商都投入客户服务。服务投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随着产品差异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厂商自身市场份额的增加而增加。即,在产品差异度高的市场,服务投入更容易给企业带来价值。而在集中度高的市场,服务投入更容易给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带来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商品挂钩债券定价设计研究
    危慧惠, 樊承林
    2013 (6):  123-131. 
    摘要 ( 2261 )   PDF(2046KB) ( 2344 )  
    针对中国企业债券融资违约频发、政府担保风险累积、品种单一及政策约束不当等问题,探讨中国商品挂钩债券设计、定价与仿真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与普通债券不同,围绕商品挂钩债券样本设计、价值确定、信息集成、仿真平台等问题,明确了中国商品挂钩债券定价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步骤。结论为:第一,应从完全市场下多因素一般定价模型出发,推演考虑随机便利收益引致的不完全市场商品挂钩债券的价值方程;第二,应提出多变量间内在关系命题,并采用数据模拟将多维数值空间实施分组降维;第三,应在约束条件中考虑对不同商品价格的路径选择,模拟真实环境下商品挂钩债券的设计和定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幂效用函数的多属性英式拍卖研究
    姚升保
    2013 (6):  132-138. 
    摘要 ( 2146 )   PDF(964KB) ( 2675 )  
    以采购问题为背景研究多属性拍卖问题,其中拍卖问题的特点是:(1)包含任意有限个属性;(2)买卖双方的效用函数均具有加性结构,且在除价格以外的单个属性上,买方的效用函数和卖方的成本函数均为一般幂函数形式。首先,设计了一种买方事先公布评分函数而卖方轮流提交投标的多属性英式拍卖机制;其次,在卖方对称的假设下分析了拍卖机制中的最优投标策略,确定了最优投标价格和最优非价格属性值;然后,分析得出了最具成本优势的卖方最终胜出的条件以及最优多属性投标;最后,计算了该拍卖机制中买方的期望收益,并求出了使其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最优评分函数权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品联动模式下品位决策问题建模与优化
    邵安林
    2013 (6):  139-144. 
    摘要 ( 2629 )   PDF(1158KB) ( 2516 )  
    矿冶工程中,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的,对其进行实时动态优化是“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的基础。本文通过考察开采、配矿、选矿和冶炼过程中的品位与产量关系,推导出各阶段的品位与成本的关系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边际分析,得出各阶段的品位-成本边际模型。建立了相应的品位-链接成本关系模型,并此基础上提出了品位-成本边际指数。最后,提出了五品联动的品位优化方法并给出具体步骤。文中还应用鞍钢矿业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公式计算,结果和实际生产的情况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熵测度的三参数区间数信息下的TOPSIS决策方法
    闫书丽, 刘思峰, 朱建军, 方志耕, 刘健
    2013 (6):  145-151. 
    摘要 ( 2425 )   PDF(1017KB) ( 2030 )  
    研究基于三参数区间数的排序及决策模型,提出了基于三参数区间数的重心点、中点、长度的可能度排序方法;基于重心点发生可能性最大的三参数区间数分布特点,提出了距离测度公式;建立了基于三参数区间数熵测度的属性权重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依据TOPSIS思想的不确定性决策框架。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步骤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双层粒子群算法的上下游企业决策动态博弈
    杨广青, 刘涛
    2013 (6):  152-160. 
    摘要 ( 2250 )   PDF(2043KB) ( 1961 )  
    在寡占市场结构下,企业决策的相互影响效应更为显著。此时,企业融资决策与产量决策不仅仅影响自身利润,而且会影响到其竞争对手和供应商,即企业决策的策略性效应。本文建立一个考虑产品替代性与市场环境波动内外因素的上下游企业决策动态博弈模型,针对该决策的非线性二层规划特点,设计了双层粒子群算法,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企业决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产品替代性对下游企业具有“竞争效应”,对上游企业生产与利润的下降具有“放大效应”,与债务融资有限责任效应相比,产品替代性的“竞争效应”对下游企业的产量博弈和利润影响更大,另外,债务有限责任效应与债务破产效应左右了产品替代性对下游企业破产均衡临界点的影响。第二,市场环境波动对企业产量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影响与Wanzenried[1]一致,而在影响下游企业利润和上游企业利润方面并不一致。第三,针对负债融资和无负债融资两种情形,不论产品替代性较低还是较高,较高的市场波动程度都能促使负债企业考虑债务的战略性作用,且下游企业的负债融资存在“Prisoner’s Dilemma”现象,上游企业的垄断市场地位则加强了下游企业负债融资“放大效应”对其利润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峰值负荷的签派员席位任务分配问题
    任庆娟, 许保光, 许金华
    2013 (6):  161-168. 
    摘要 ( 2574 )   PDF(1024KB) ( 2596 )  
    本文研究的问题来源于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心的签派部门,签派员在放行航班时,既要保证航班的正点起飞,又要调节放行航班的工作劳动强度保证放行的质量,使航班在安全状态下运行。这里放行航班的工作劳动强度为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时间,峰值负荷即劳动强度最大值。峰值负荷过高则工作紧张,进而推断该放行席位的任务分配不合理。文中将问题描述为任务有优先序的单机排序问题,每个任务都有一个到达时间(release time)、截止期限(deadline)和处理时间(procession time),处理时间因任务的不同而不同,目标是在绝对不准延误完成任务前提下,使单位时间的峰值负荷最小。在使单位时间峰值负荷最小的目标下,本文提出了一个有效算法,并证明该算法下的任务安排是最优安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外包知识协作:双向性、关系性与互补性
    刘征驰, 谢思, 赖明勇, 唐德明
    2013 (6):  169-176. 
    摘要 ( 2017 )   PDF(1117KB) ( 1932 )  
    随着知识密集型项目比重的逐步提升,知识协作问题已成为服务外包组织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分析了服务外包知识协作的静态特性,划分了知识协作过程的主要阶段,并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分别针对发包企业与接包企业之间两种合作模式下的均衡分析,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命题:首先,发包企业和接包企业在知识共享中存在双向激励;其次,基于良好关系的企业间合作型知识决策模式有利于组织收益最大化;最后,较高的知识互补性对知识共享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增发新股交易操纵的国内承销商声誉模型
    邹晓峰, 傅强
    2013 (6):  177-184. 
    摘要 ( 2071 )   PDF(1486KB) ( 1971 )  
    市场制度是国内承销商声誉认证失效的直观原因,也是国内承销商交易操纵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制度因素和交易操纵对国内承销商声誉形成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增发新股中的国内承销商声誉模型,以考察承销商声誉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增发新股中交易操纵使得国内承销商声誉认证失效,一种是一致失职的恶性状态,另一种是类似蛛网理论的恶性循环,高声誉承销商不重视声誉而失职、低声誉注重声誉反而尽职,这与美国声誉认证效应完全相反。模型结果为国内承销商声誉认证失效提供新的模型解释,也为监管层提供建立国内承销商声誉机制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军队技术人才培养规划的鲁棒优化研究
    刘小午, 王颖
    2013 (6):  185-192. 
    摘要 ( 2066 )   PDF(1071KB) ( 2187 )  
    本文针对军队发展带来技术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通过将技术人才各方面素质需求的不确定性离散成三种不同情景,采用鲁棒优化方法构建了军队人才培养的鲁棒优化模型,以军队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为背景,以某部人才队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求解,并比较了基于单一情景的规划结果与鲁棒优化模型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鲁棒优化模型对于军队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